配资行情 别让“打卡”毁了研学

发布日期:2024-10-11 21:17    点击次数:175

配资行情 别让“打卡”毁了研学

假期里让孩子背上行囊来一场研学之旅,成了越来越多家长的选择,有的研学还从本地游“卷”到了国外游,动辄上万元的收费,也挡不住报名的热情。

但在“研学热”的另一面,是到此一游的“打卡式研学”盛行。很多大学校园、博物馆内,熙熙攘攘的人群里,声嘶力竭解说的带队老师,与疲倦得不想动甚至埋头打游戏的孩子,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
家长们为何如此热衷研学?如何才能不陷入“打卡式研学”?这其中的门道,值得深思。

在位于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的手工艺活态馆,来自河北石家庄的学生进行研学体验伞面绘画图源:新华社

假期给孩子安排一趟旅游,在家长看来,一方面是让紧张了一个学期的孩子能放松一下;另一方面,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的古训,让很多家长觉得旅游是让孩子增长见识、开拓眼界的另外一种渠道。

但孩子放假,家长不放假,想凑好时间安排家庭旅游并不容易,再加上一些热门博物馆的门票预约和知名高校的参观预约,难免需要耗费精力。因此,研学团的出现,精准地把握住了许多家长的痛点。某第三方机构调查数据显示,2023年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超过1600个,研学企业30000多家,研学市场规模达1469亿元。

相比普通的旅游或冬令营、夏令营,关于研学的描述里,多了更多研究和学习的元素,也让家长愿意为此买单。

大学校园、博物馆是热门目的地。到西安去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兵马俑、去敦煌看莫高窟、到北京去名校走一圈……假期研学的行程里,人文景观是研学团的核心内容。在部分家长看来,这些场所是孩子总该去一次的好地方,比如去国内知名高校参观,可以提前感受名校氛围,也能鼓励孩子立下志向。此外,帆船、滑雪等运动也是研学团的主流内容,特别“卷”的,还有到南极、北极科考研学的。

学生暑期参观浙大校史馆。图源:“龙湾区实验中学”微信公众号

“保姆式服务”成为标配。当普通的旅游融合学习之后,研学就变得价格不菲,家长的要求同样水涨船高。研学团的随行人数因此成倍数增长,服务主打贴心、安心、舒心。除了普通旅行团需要的导游服务外,研学团还会配备履历亮眼的导师团队、博物馆专家讲解队,比如邀请当地的非遗传承人前来现场授课。此外,有的研学机构还会按学生比例安排生活老师随队,有些团会邀请家长代表同行“监督”,保证孩子们在研学过程中不仅能学得好、玩得好,还能生活得好。

本着让孩子多见识一点的心态,研学成为当下许多家庭“内卷”的另外一种形式,而诸如“孩子,你不必为4万元的游学费用内疚”这样的广告宣传,也让部分家长觉得不花这个钱都对不起孩子。

位于青岛栈桥书店的印象国风艺术馆举行拓印暑期研学活动,吸引学生前来学习。图源:新华社

报道称,托马斯住在匹兹堡一个相对富裕的郊区伯特利公园小镇。当地议员丹·格雷兹贝克(Dan Grzybek)介绍称,托马斯一家所居住的街区“基本上住的都是中产阶级”。 丹补充称,托马斯的母亲是一名民主党人,而其父亲则是一名自由党人,“这是当地经典的混合模式”。

此次枪击事件似乎并未对他造成影响:特朗普仍然坚持原定出行计划,前往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参加共和党代表大会,预计共和党人将在这场大会上正式提名他为总统候选人。因此,就目前而言,这名枪手的动机才应该是调查的重中之重:到底只是个人作案,还是有更大的阴谋?

理想很丰满,但有时现实很骨感。当孩子们真正踏上研学旅途后,不少家长却发现现实与宣传内容天差地别,“边学边游”的研学很多时候变成了仅仅是打个卡而已。

“到此一游”。研学费用一般是按人数计,因此对研学机构而言人数无疑“多多益善”。但人数增加会直接导致人均体验时间缩短。为了让利益更大化,不少机构选择通过牺牲体验感来换取经济效益。如在一些营地的越野车项目中,由于行程时间限定,每位营员跑不完一圈。尤其是假期的热门博物馆游客众多,天气又热,孩子跟着带队老师挤来挤去,硬生生把研学变成了体力锻炼,能学到多少就很难说了。

“千篇一律”。研学赛道的火热吸引了不少教培机构入局,有些机构为方便起见,从上游旅行社获取传统观光旅游产品,将卖点加以包装后,就打造出属于自己的“爆款研学营”。市场上的研学产品也趋于同质化,研学的深度难以提升。今年春假期间,“故宫被杭州小朋友承包了”曾引发热议。但对研学机构来说,热门景点就这么多。有网友戏言,孩子无论报“上海天文营”还是“魔都科技营”,大家终究会在迪士尼相遇。

“名不副实”。名校路线一直是研学产品中的热门,同时也十分容易成为“爆雷区”。比如名校研学营,孩子们到了校门口才发现校门只是拍照的背景板,路线转而前往高校的科技园、艺术博物馆等。又如一些研学团号称带孩子走进科研院所,与科学家们面对面,其实就是到跟科研院所有关的地方半日游。还有相当一部分研学项目只是简单将课堂搬到户外或路上,内容源于网上,讲解照本宣科,没有创新的形式、情感的共鸣和体验的贯通。

以上种种情况导致家长感到焦虑不安。在出行之前,很多机构都会事先组建一个群,家长们可以在群里实时看到带队老师更新的照片或视频。然而,随着网络上大家对研学质量、研学隐患的讨论愈演愈烈,原本用以沟通的群聊,成了家长的“大型监工现场”。“老师,怎么没看到我家子涵”的提问屡屡出现,家长们试图通过一张张照片细节,来推演出孩子的研学质量。

面对家长的要求,一些研学机构也将拍照作为研学的重要内容,占据了大量时间,以保证让家长们时刻看到自家孩子最精神的状态。

图源:社交平台截图

随着研学游逐渐“走俏”,行业短板不断露出。如何才能让参与者学得好又玩得好,让“研学热”继续热下去?

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。一场研学看似简单,但在策划上需要下足功夫。如何在旅游旺季关注酒店及门票价格?如何保证场馆内的讲解正好能匹配行程?怎样的课程设计才能实现理想的效果?一系列问题都要求组织者有极强的资源调配能力以及应变能力。比起在宣传上一直卷,研学机构不如研究如何提升专业素养,谋划精品研学路线,让研学之旅真正让孩子既感到快乐,又有所收获。此外,博物馆、非遗工坊等也可以尝试更专业的公益性研学项目,在扩大自身影响力的同时,也为孩子的假期提供更多选择。

选对的而不是一味选贵的。对于真正有研学需求的家庭,也需要擦亮眼睛,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出发,选择适合孩子的研学目的地,而不是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,觉得越贵的肯定是越好的。事前多些鉴别的同时,家长在孩子旅途中也要多点信任。当孩子独立跟团后,家长也应学会独立,放手让他们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去提问、去思考、去研究。

善用“有形之手”来划清“红线”。“打卡式研学”等行业乱象的出现,是研学市场快速扩张所暴露出的问题,比如行业管理标准尚不完善,一些从业机构和人员资质不全,有的研学机构“层层转包”,研学老师“花钱买证”。相关部门应合力出手,明确行业标准和管理细则,进一步规范研学市场。比如完善准入机制,禁止不合规的研学机构进入;比如畅通消费者维权通道,当研学出现质量纠纷时能及时处理。对一些违法乱纪的研学机构,有关部门须该出手时就出手,维护研学产业的健康、持续发展。

最后,笔者想说,“行万里路”有多种多样的方式,除了给孩子一场研学,也可以跟孩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Citywalk,或者让孩子到农村的广阔天地里,享受几天纯粹的假期,触摸更真实的生活脉动。